总体说来,我们在使用老百微镜头的时候,放大倍率一般在1:1左右。但是对于热衷于微距摄影的人来说,我们追求的是更高的放大倍率,这样,我们才可以拍摄出更高质量的片子。通常我们加的都是接圈,鄙人最早用的器材就是没有电子触点的普通接圈,虽然长度可以增加,缺点是机身却并不显示光圈大小,也不能自动对焦,拍摄起来很不方便,给我的拍摄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我也曾使用过市面上肯高的接圈,肯高是日本牌子,挺有名的,它主要是3接长度(分别为36mm、20mm和12mm)的,使用起来也要一节一节的安装,虽然可以自动对焦,但是拆装非常的不方便,以致很多人对此弃而不用。后来我接触到了国产的接圈。令我兴奋的是国产的近摄接圈(名字XPRO近摄接圈)能够做到机身显示光圈,同时可以实现自动对焦,最重要的是,接圈是一体式设计,不用像我使用肯高接圈那样一节一节安装调节焦距来增加倍率,后来我就果断入手了。 入手后,我就用这款老机器配上这款新的接圈拍摄了一些片子。拍摄的器材是:佳能500D+老百微镜头+近摄接圈,本次拍摄的主要方式是老百微和接圈进行叠加来展示螳螂的更小细节,同时感受高放大倍率带来的乐趣。欢迎各位摄友们多多点评! 【近摄接圈的工作原理及放大倍率计算:】
众所周知,近摄接圈是连接在机身与镜头之间的一个附件,其作用是拉开镜头中央对焦点与焦点平面的距离,以达到放大摄影的目的。一般使用的近摄接圈放大的计算公式为:放大倍率=接圈长度/镜头焦距, 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接圈分为7mm(1号)、14mm(2号)和25mm(3号)三种,它们可以根据我们个人需要的放大倍率来单独使用或者是组合使用,如:三只接圈组合,用于50mm标准镜头上的像物比例为1:1。但是实际上这种普通的接圈由于只是安装在机身和镜头上,实际并没有达到和机身镜头连动的效果,原来设计的最大光圈取景测光的功能失效,需要摄影者手动开大光圈调焦并且手动收缩光圈拍摄,所以一般都要求我们自己进行手动对焦,实际拍摄难度较大,所以这种接圈很难被人接受。 同时我们所知道的市面上还有一种具有相机光圈连动功能的近摄接圈(国产的XPRO一体式近摄接圈、以及肯高的多节近摄接圈等等)。这种接圈主要是通过电子触点来达到与相机和镜头连动的目的,对单反相机原有的测光系统不影响,所以我们拍摄的时候只需根据实际测光条件拍摄即可,同时对于相机的自动对 焦系统也不影响,所以我们也可以使用AF进行拍摄微距,国产的接圈价格为300多到500多不等。 注意:使用近摄接圈时,相机的光圈肯定会有所减少,进光量减少,但由于接圈本身的连动性,所以对于成像而言几乎没什么影响(一般来说镜头越好,成像质量就越高,我这头老百微肯定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对于业余摄影者来说,购买一套近摄接圈是满足高倍率近摄的理想器材,也是价廉物美的选择。现在我使用的接圈是国产的一体式近摄接圈,无论从使用还是效果上都是很理想的,而且最主要的是接圈时一体式设计,安装使用的时候只需拨动调节环即可,这种带电子触点的接圈,主要是副厂做的比较多,原厂的一般都是比较贵,价格在千元左右。目前国内的近摄接圈副厂做的大约在500元左右。 以下是我使用的带触点的一体式设计的接圈(大家要看仔细哦): 【微距镜头的简单分析】
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是后组镜片离CMOS比较远,所以接上近摄接圈后也会使镜头的后组镜片和CCD(或COMS)之间的距离加长,我们在使用微距镜头和近摄接圈或者是近摄镜来进行比较,发现微距镜头可以调整光圈大小(上文中的带触点的近摄接圈也可以做到),可以控制景深大小,实现不同的创作意图,同时由于微距镜头的锐度极高,所以一般拍出来的图像都比较清晰,但是大光圈时的景深极浅,目前对与接圈以及近摄镜来说,由于使用之后拉近了最近对焦距离,所以构图选景的范围有了一定的限制。相对于微距镜头的价格,500元左右就可体验真正的微距摄影还是很超值的! 【微距镜头叠加近摄接圈效果测试】
为了测试进一步的放大倍率,以下是我使用微距镜头老百微+XPRO的近摄接圈来拍摄的片子。首先我对放大倍率的测试是使用直尺的刻度和CMOS的长度相比而得到的,以下是我的测试效果图(CMOS长度为22.4mm)
拍摄题材:螳螂(没有后期)
拍摄器材:佳能500D+老百微镜头+近摄接圈(带电子触点)
拍摄注意:使用了自动对焦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拍摄的时候我使用的XPRO近摄接圈的机身光圈的连动性,以及自动对焦的触发,都为我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同时放大倍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为了测试实际的拍摄效果,我也使用了老百微镜头叠加接圈拍摄了一系列的效果图。
螳螂威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