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摄影网(官方活动)致力于为摄影爱好者和企业提供良好摄影平台、组织摄影活动,提高摄影水平与摄影友人分享摄影的快乐与成长。热线:1371 753 8088 摄影q群:10539956

北京摄影网俱乐部QQ群:52449938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http://www.beijingsheying.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08&page=1
楼主: 踪影

红楼梦艺--金陵十二钗--影墨鉴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03-秦可鲫-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9: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03-秦可鲫-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点评

谢谢您老鼓励!又是一种新的挑战。权当新的尝试。  发表于 2012-5-7 2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2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精彩拍摄,欣赏。

点评

谢谢!还望多指导。  发表于 2012-5-7 2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2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_DSC0160碳粉.jpg

支持踪影老师,跟一张。

点评

谢谢塞北!这味道特浓,需要细细品尝和感受。  发表于 2012-5-7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22: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拍得精彩,书法漂亮,欣赏,学习!

点评

谢谢行空摄友!  发表于 2012-5-7 2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0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模特的神情、姿态稍显僵硬

点评

谢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物性格和命运曹公已笔下定位并予以判词。模特的演绎水平需要渐入角色。……  发表于 2012-5-7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0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的灯 发表于 2012-5-7 08:23
两位模特的神情、姿态稍显僵硬

点评

谢啦!  发表于 2012-5-7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踪影 发表于 2012-5-6 19:36
谢谢支持鼓励!

谢谢......

点评

您客气了!  发表于 2012-5-7 2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5: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漂亮!

点评

谢谢您鼓励!  发表于 2012-5-7 22: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8: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十二钗》专辑

红楼一梦续绵绵,
墨客文人竞相研。
光影初移园院道,
金钗已是汇眼前。

点评

谢谢老兄!您的诗有味道。期待在大观园一同戏拍。祝好!  发表于 2012-5-7 22: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2: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下松 于 2012-5-8 12:23 编辑

拍十二钗的策划好。

点评

是个好想法,如果能拍出其相应文化品位的味道出来,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发表于 2012-5-17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2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07hq 发表于 2012-5-7 13:20
谢谢......

谢谢......

点评

再谢老兄!  发表于 2012-5-17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后续的期待中,可能需要一些时日。便萌发了借用网上的“蜡像”小图,制作了一组画轴“金陵十二钗影墨”。……借此,还想说个颇受启发的生动故事:两名美国教授慕名来到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求购金陵十二钗泥塑。即在民间艺人吴光让家中,他们的目光被十二尊栩栩如生的泥塑吸引住了,这十二尊泥塑便是吴光让不久前制作成功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看着这些神态各异的泥塑人物,两名美国教授发出由衷赞叹:“太神奇了,太精彩了!”当获悉这些精美作品竟是出自潮州一位六旬农民之手时,他们更感到惊讶。两位教授说,他们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没想到这座千年的古城连农民都有这么深厚的艺术功底。……
《金陵十二钗》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原称《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是中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四大名著中唯一成书于清朝中叶者。也指书中十二名女子,号称太虚幻境薄命司厨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黛钗合一)、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南京十二金陵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 作者以十二个女子这样的拟人手法阐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是《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
《金陵十二钗》,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之说(分)。上面所列的是正册中的女子,都是小姐或者主子之类的人物。而副册中是姨娘类的人物(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又副册(或称副榜)中则是丫鬟之类的人物(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红楼梦》文化实乃博大精深,故这难以并不予累述。仅就下面的15幅画轴里的图景和诗词做些“减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7: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01-红楼梦艺-引子.jpg

图一__文字《红楼梦》·《引子》和水印“北京大观园”。即北京大观园西门侧边的戏台背景。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这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一首序曲,它引出十二支曲子,同时也是这十二支曲的总括和提示。这首序曲交代了《红楼梦》的起缘。在这里,作者曹雪芹是以警幻仙子的口气,借风月之情来抒发他的“愚衷”。诚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风月情浓”,表现了宝、黛之间的爱情。但是,这种爱情非“才子佳人”式的爱情,而是建筑在对封建礼教叛逆的基础上的纯洁的爱情。因此,“怀金悼玉”既不是什么“色空幻境”的描写,也不是什么“情场忏悔”之作,而是通过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来表现封建社会末世之“天”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派遣作者的“愚衷”,这个“愚衷”就是作者意想补“天”而无法可补的思想矛盾。
曲子一开头就对男女情爱发出慨叹,这同第一回里说的“大旨谈情”是一致的。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把《红楼梦》视为一部言情小说。如果仅仅是写爱情故事,作者为什么又有“谁解其中味”的担心?其隐含着一种对命运不可知的唱叹,说明作者有更深广的寄托。
《红楼梦》的内容是复杂的,主题也是多层次的,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了作者的妇女观。作者认为,妇女无论就天资、才干等任何一方面说,都不让须眉,只是那个社会把她们的聪明才智压抑埋没了。特别是随着封建家族的衰落,那么多无辜的女孩子随着一齐毁灭,这是作者痛惜不已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红楼梦》是一曲女儿们的颂歌和挽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2-红楼梦艺-结局.jpg


图二__结局的诗词文字即(收尾·飞鸟各投林),水印是北京大观园的“省亲别墅”景观。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支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也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概括。
这里写到了十二个女子的各种生活遭遇、各种性格、各种结局。薛林二家,家业已经衰败;贾家家资巨富,但已挥霍殆尽;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林黛玉因还泪而将泪流尽,于是“欲知命短问前生”;李纨的孩子贾兰长大后甚是聪颖,当了官重振家业,所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贾探春被迫避祸远嫁;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却送了性命。凡此种种,形形色色,全部各自分离。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有解读为,即“飞鸟各投林·对应女子”:
金陵十二钗的结局是两个字——“薄命”,所以她们统统被放在了“薄命司”。与此对应的是,在歌曲的最后,宝玉又用形象思维对每一种类型的裙钗做了对比和归纳,说明她们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 
(1)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2) 富贵的金银散尽──宝钗

(3)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4)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5)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6)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7) 冤冤相报岂非轻──可卿

(8)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9)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10)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11)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12)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也有说,这首词是总括贾府命运的,写得很有释家超脱的意味和宿命的味道,无论怎样,贾府最终的衰落都是必然的。也有人在此寻章摘句的分析说哪一句指的是哪个特定的人,没有必要,就是总括了贾府最终灭亡的必然,这样更加有思想性,也更加符合作者的本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7: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03-红楼梦艺-三角.jpg

图三__特殊的三位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
第一首诗词,《枉凝眉》(宝黛)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林黛玉为“阆苑仙葩”,贾宝玉为“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中的“又”点出了宝黛二人前世两者便已相遇过,即赤霞宫神瑛侍者与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之间的甘露之惠,所以今生便是第二次,自然是“又”,且因性格使然,所以就算知道,也不曾互述爱意,还有两人受伦理束缚无法在一起,所以是“一个枉自嗟啊,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前句乃性格;后句乃社会,水中的月亮和镜中的鲜花都是虚幻的就如他们的爱情。而甘露之惠,还泪之说和最后一句话相对“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这首词堪称《红楼梦》诗词中的经典,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宝玉是上界的神瑛侍者,黛玉则是绛珠仙子,为还宝玉一生的眼泪而下界,因此这首词的悲剧意味很浓。同时,作者也暗示二者的爱情最终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这首词字面意思不深,但含义隽永,感情真挚。
这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张生还可跳过粉墙去同莺莺幽会,杜丽娘还可在梦里同柳梦梅结成夫妻,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二百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

第二首诗词: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源自才女谢道韫,后来用于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但读者同这个典型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篱玉歪派给他的“错误”,他也承认。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刚刚和好了,突然又闹翻了,闹翻一次反倒加深一次感情。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一种畸型。在荣国府那样的环境里,越敏感的人就越忍受不了。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夭折。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7: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红楼梦艺-黛玉.jpg

图四__林黛玉
三生石畔早相知,还泪奇缘两未疑。别有人间难识恨,不关襄梦也成痴。应怜焚稿虚垂眼,何苦葬花深费辞?遥念当时说香玉,风流占却似无期。
林黛玉——与薛宝钗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今世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少时父母便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说话率直有时却也刻薄,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从不鼓励宝玉走仕途经济,深得宝玉之心。因为她懂得宝玉的精神内核。宝玉反抗宗法社会,她始终是支持者,同盟者,不幸她也是受害者。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她爱得纯粹,因而爱得高贵。江南贵族小姐,又经诗词陶冶过,林黛玉爱起人来就像李清照。而爱在古代,是个受压迫的字眼,社会不允许。林黛玉是礼教背景下的情爱至上主义者,她爱贾宝玉,不含世俗成分。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等人极度残忍地扼杀了,终于将最后一滴泪还尽,只剩了一句痛苦的呻吟“宝玉,你好……”!
故此,喻为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结局:感到与宝玉成亲无望,泪尽而逝。相关诗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红楼梦艺-宝钗.jpg

图五__薛宝钗
被喻为“牡丹”。艳冠群芳诗为“ 任是无情也动人”(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此曲亦为宝黛钗三人的纠葛。以贾宝玉的口气咏林黛玉和薛宝钗。“金玉良姻”与“晶莹雪”指的是薛宝钗。因为,她有金琐宝玉有通灵宝玉而“雪”就是“薛”。“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林黛玉。因宝玉前身为玉石,林黛玉前身为绛珠草。
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结局: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相关诗句:东风无力百花残,唾向檀郎泪已澜。浅笑频挥扑蝶扇,深思应悔戴珠冠。嘴贫谁复席间斗,心冷人还梦外看。两证前缘两相误,便知天意憎团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2-03-红楼梦艺-元春.jpg

图六__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判词前面“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字谐“宫”字,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音yuan,谐“元”字音)。
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二十年”,大约是说元春懂事以来的年龄。她从贵族之家到宫廷,政治上的是非兴衰见的多了。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为了她归家省亲,竟然修造一座规模宏丽的皇家式的大观园,再看她元宵节归省时烈烈轰轰的盛大场面,简直无与伦比了。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的命运无法与元春相比,可是元春的结局也不妙,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元春虽然在书中出现的机会很少,但她的存在与否与这个大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着。
结局: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相关诗句:[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游,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恨无常》表示了一种痛苦深沉的遗憾。无常,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概念,说世上一切事物都一无例外地由存在到毁灭,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后来又编造出勾取人的魂魄的鬼,叫无常。
  元春当了皇帝的妃子,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这是封建社会人们做梦都不敢希冀的荣耀。可是在作者看来,这也丝毫没有意义。正当你享受荣华的兴头上,突然“死”降临了,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把生前贪恋的一切全都抛掉。 “无常”一到,“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全都不留情面,一概玩完。元春到死才明白,富贵和权势是靠不住的,在梦里劝告父母及早从强争苦夺的名利场里抽身,免得登高跌重,将来后悔。也就是智通寺对联说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的反意,别忘缩手。
从这首曲子的内容看,元纪死时可能要给其父母托梦,但现在高鹗的续书无此情节。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死时托梦给凤姐说:“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并嘱咐“将祖茎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将家塾亦设于此”。因为这些东西即使犯罪抄家,也不没收入官。“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如果元春托梦,可能也就是这类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商务合作热线:1352 066 2727|tag|友情链接qq咨询:645200036|手机版|小黑屋|人体艺术摄影|北京摄影网,邮箱:beijingsheying@163.com 官方qq群:10539956 ( 摄影服务热线:13520662727 )

GMT+8, 2025-1-12 07:59 , Processed in 0.33865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