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静致远2012 于 2013-2-18 17:15 编辑
因服装颜色不同引起的误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大本营命令侵华日军于8月25日零时起停止战斗行动。9月2日,位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代表正式向盟军签署投降书。 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新四军仍沿用原来的番号。在1945年至1947年的这段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即中山装式,上衣为4个兜,干部为西式裤,战士为中式裤(以后也改为西式裤)。只是通常不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多在小的标识上做些改动。当时各解放区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虽然军服基本样式大致相同,但在服装用布、颜色、尺寸和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别。如服装材料大部分地区规定用粗布(土布),但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华中军区,夏服用灰细布(洋布);晋察冀军区连以下干部和战士服装用粗布,营以上干部用细布。在军服尺寸方面,普遍都比较长,尤其是棉上衣更突出,仍然保留了抗日战争时期“二尺半”的老样子。在军服颜色上,各战略区大都规定用土黄色或草绿色,但因染料不能保证,有时也有草灰色、青灰色。如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夏服为草黄色,冬服为灰色。抗日战争后期派往东北的部队与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民主联军依靠解放区的生产能力,生产了东北民主联军军服,从材料到式样都优于其他解放区。进军东北时,70%的军服靠自给,剩下的30%就完全靠战利品和没收敌人的财产。 我军军服颜色和制作中存在的这些不统一,在全军统一编组野战兵团并进行以运动战为主的大兵团作战时,影响部队整齐划一,也不便于识别。所以,经常出现不同部队出现误认的情况。 原军事科学院军制部少将研究员刘岩曾讲述过一段战争时期因为身上所穿的军装而引起的历险经历: 1948年4月,在地方当县委通讯员的刘岩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那一年他16岁。部队发的军装是用洋布(细布)做的上衣,土布(粗布)和洋布做的裤子各一条。1948年6月,徐向前指挥晋察冀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发起了晋中战役,旨在歼灭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所属的部队。 7月的一天,参军刚三个月,在晋察冀部队当通讯员的刘岩奉命与几个战士一起去太原城东北方向的一个村庄,联络驻扎在那里的晋绥军区的部队。然而,当他们满怀着喜悦的心情,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却发生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刘岩:“距哨位100多米的时候,哨兵马上就进入阵地,卧倒,子弹上膛。那个时候哨兵不是一两个兵,是一个排哨。”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会让兄弟部队如此的紧张,以至于如临大敌呢? 刘岩:“两个战略区部队的服装不一样。我们是黄军装,晋绥部队是灰军装,哨兵发生误会,以为我们是阎锡山的部队,他们穿的也是黄军装。” 刘岩他们当时所穿的军服,除了帽子上没有青天白日的帽徽外,从式样上看,它和国民党军队的服装是一样的。 面对兄弟部队黑洞洞的枪口和杀机四伏的场景,刘岩他们丝毫不敢有一点动作,很怕误会进一步的加深。而此时的刘岩心里既兴奋又有一些担心。 刘岩:“我们心里头明白,这是自己的部队,就是怕那边沉不住气开了枪,这个事就麻烦了。我们就喊,‘我们是晋察冀的部队’。后来他们就让派代表过去,说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派个代表过去,讲清楚我们是晋察冀的部队,穿的就是这个服装。并把介绍信给拿出来,看了以后,这才解除了误会。” 这份独特的历险的经历,一直深藏在刘岩的记忆当中,以至于多年后谈起这段经历,他还感慨不已。 刘岩:“服装不一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靠各个战略区、靠自己自力更生,全军没有实行统一供应的制度,全军也没办法统一供应。”
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清风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战役结束后聂荣臻(中坐者)、罗瑞卿(右8)、肖克(右1)、杨得志(右5)、耿飚(右6)等与被俘的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左前)交谈。此时我军服与国民党军军服样式基本相同,而且还佩戴国民党帽徽。
|